- 发布日期:2025-06-18 22:55 点击次数:127
自从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,建立了周朝怎么理解股票杠杆,历史便进入了周朝对天下长达八百年的统治期。在这漫长的岁月里,周朝逐步完善了其政治体制,阶级结构也渐渐固定,朝廷推行了以分封制为核心的地方行政制度。简而言之,整个天下的政治格局像是周天子在中央,四方诸侯环绕着他,保护着这个权威。当周天子遇到困境时,诸侯们会迅速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,而平时,诸侯们也需要定期前往镐京朝拜天子。这个制度彰显了周天子对诸侯们的强大控制力。然而,随着历史的推移,天下的格局依旧遵循着“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的规律。到了西周的末期,随着几个昏庸天子的出现,西周最终被内外因素夹击,宣告灭亡。
西周的灭亡过程,虽然史书中常以“烽火戏诸侯”这一故事为背景,但经过深究后,发现这个传说充满了不合逻辑的地方。根据《史记》中的描述,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多次点燃烽火台,试图逗笑她,但这一行为导致诸侯们不满,当犬戎之敌来袭时,烽火台点燃后却没有任何诸侯响应,西周最终因此灭亡。然而,秦汉之前的文献并未提到周朝有修建烽火台,更别说点燃它来召集诸侯了。此外,距离都城镐京最近的晋国,最短也要一周的时间才能赶到,那么幽王和褒姒是怎么等得及呢?更重要的是,史料显示西周对犬戎的作战是周幽王主动发起的,若犬戎直接围攻都城,周幽王又怎会事先点燃烽火?现代学者也已经证实,“烽火戏诸侯”这一故事并非西周灭亡的真实原因。实际上,周幽王的宠妃褒姒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,导致原太子姬宜臼逃亡,之后周幽王为了防止姬宜臼与褒姒之子争夺王位,决定出兵攻打申国。然而,申国联合了曾国和西戎等国家,最终击败了周幽王。西周灭亡,天下震动。
展开剩余62%随后的局势也为“二王并立”的局面铺垫了道路。周平王的王位实际上是在申侯和犬戎联合攻灭周幽王后,由其接手的,而太子姬宜臼早已被废除。对于礼乐尚未崩坏的西周来说,这一王位继承显得非常不正统,给了各地诸侯扩展自身力量的机会。周平王为了稳固王位,向诸侯提供大量的利益,甚至将都城迁至洛阳。这一变化,虽然稳定了平王的地位,但那些未得到好处的诸侯,依然不满,开始扶持周宣王的弟弟姬余臣为新天子,建立了一个与平王并立的局面。
这一过程中,周幽王死后,周天子权威开始衰弱,许多诸侯不再向天子朝贡。周携王被诸侯拥立之后,在其治下政治宽松,国力逐渐恢复,并且他与各国保持和睦关系。但随着周携王的强势崛起,晋国感受到了威胁,尤其是在周携王势力逐渐增强之际,晋文侯觉得自己必须行动了。趁周携王巡视北方之际,晋国以周携王没有继承幽王大统为由发起攻击,最终摧毁了周携王的政权,并且晋文侯亲自杀害了周携王。
晋文侯这一举动让周平王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王位,但他也为此写下了《文侯之命》来感谢晋文侯的功绩。周携王的被杀与此后的周平王的登位,成为周朝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令人惊讶的是,司马迁在编撰《史记》时,却对周携王的存在只字未提,反而将其历史抹去,唯独编写了“烽火戏诸侯”的虚假故事,掩盖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。
这种历史被抹去的原因,很可能是因为周平王需要彻底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。对他而言,周携王的存在威胁到他登基后的合法性,因此他有必要将所有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历史一一抹除。正如历史中所说,胜利者会书写历史,周携王的悲剧性命运最终让他成为了周朝首位被诸侯所杀的天子。
发布于:天津市